稻香与麦浪,再次进入北大校园……

大学 作者:北京大学 2021-12-21 23:45:15

在北大有这样一所学院

规模不算大、建院不到五年

但紧跟时代发展、紧扣国家需求

在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就是成立于2017年的现代农学院

它赓续北大农科传统

让稻香和麦浪再次进入北大校园

北大融媒体中心全新推出“院长访谈”

今天,让我们走近
北大现代农学院院长刘春明教授

听他讲述北大现代农学院

发展特色和未来规划
01


弦歌不辍,北大重建农学院






北大现代农学院不仅追求学术卓越,更肩负着参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使命。



刘春明(左)与云南大学水稻育种专家胡凤益在田头交流

北大农科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学术底蕴,虽办学方式几经调整,但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

北大农科历史悠久,1905年京师大学堂就创建了农科。1946年,西南联合大学回到北方,北大重建农学院。1948年的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有10个系,是学校规模最大的学院,也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专业最全、师资力量最雄厚的农学院

刘春明指出:


当时就设有农业经济学系,这是非常超前的,体现了对国家农业发展的积极作为。


院系调整前的北京大学院系设置情况

1949年,北京大学农学院与在建的清华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联手成立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此后的60多年里,北大虽然没有单独设置的农学院,但是在生命科学、应用微生物、应用化学、地理资源遥感、工学、农业经济与管理等领域聚集了大批农业研究人才,对农业前沿问题的研究也一直没有停止。生命科学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工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等院系的很多老师都在农学核心学科和农学交叉学科领域进行探索。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科学在国家农业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国家对“三农”工作持续重视,特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亟需大批现代农业高端人才。整合分散在北大各院系的农学学科人才资源,成立新农学院的需求愈发迫切和重要。

为更好服务国家需求,北京大学审时度势,作出成立现代农学院的重大决策。在邓兴旺教授、朱玉贤教授和顾红雅教授等人的积极推动下,现代农学院从2014年开始筹备,2017年正式成立,由北大原校长许智宏院士担任首任院长

现代农学院是一次全新尝试,没有可以遵循的学科体系。在许智宏的带领下,学院经过反复磋商,确立了以分子农学、食物与应用经济、智慧农业、食物安全与健康四个核心专业方向,紧扣国家未来农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

最近,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正式加盟北大现代农学院。他是疫苗研发和病原微生物检测领域重要专家,将引领现代农学院“食物安全与健康”学科发展和人才引进。


现代农学研究涉及生命科学、农机、遥感、自动化以及经济学和政策等多方面知识背景。


北大的多学科优势、基础学科的雄厚实力为现代农学院起步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年,现代农学院前院长许智宏(左三)访问无锡,考察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情况

今天的现代农学院,不追求“大而全”的发展模式,而是聚焦农业交叉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着力解决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和瓶颈问题。通过建设集农业基础理论、产业应用、战略政策为一体的高端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家新农村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核心技术支撑、骨干人才支撑和政策咨询支撑

百年来,强农兴农的优良传统已深深镌刻在北大农学人的基因里,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现代农学院正肩负使命、阔步前行。


02


“顶天立地”,锚定农业高质量发展






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涉及的重大问题,就是现代农学院的重要研究课题。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也是最大的粮食生产国。虽然中国的口粮基本自给,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蛋奶的消费不断增加,需要更多的粮食(特别是饲料粮)才能满足需求。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农业人力成本近年来逐渐升高,极端气候频发也加大了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


在农业研究的微观层面,要加快培育出高产、优质、高营养和多抗(病、虫、盐碱、干旱和极端气候等)的农作物新品种,才能满足社会需求,才能提升重要农产品供应的保障能力。


在分子农学研究方面,现代农学院在作物杂种优势机理解析、萌发期光信号转导、水稻营养品质改良、作物中长链非编码RNA、植物多组学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36篇论文发表在Nature Genetics、Molecular Plant、PNAS、Plant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顶级期刊。近期的一些重要成果包括邓兴旺课题组揭示了生物钟核心因子 CCA1 调控杂交种抗病杂种优势机理;刘春明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合作在水稻糊粉层细胞命运决定和营养品质改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周岳课题组发现PcG蛋白通过对组蛋白H2A的单泛素化修饰,进而通过PRC2和EMF1压缩染色质状态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这些研究为培育高产品质作物新品种、提升作物营养品质等方面提供了新思路

刘春明(左二)在北大荒垦丰种业育种基地调研高营养水稻合作项目进展

制订合理有效的农业政策需要大量调研和大数据分析作支撑。依托现代农学院的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CCAP)和新农村发展研究院(NRDI)两个政策领域的支柱,通过扎实的研究,对中央制订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等产生了积极影响。

北大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重点开展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研究,在农业科技发展政策、资源与环境政策、城乡协调发展以及农产品政策分析等领域开展研究。中心的农业经济与管理学科团队近年来持续活跃在亚太农业政策(APAP)论坛、中国经济高层发展论坛、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国际农业经济学家大会、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术年会等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在农业经济学领域的影响力日益增加。

2021年,在全球知名经济学研究数据库及出版机构RePEc/IDEAS发布的全球农业经济研究机构排名中,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CCAP)在2852个机构中排名第65,蝉联亚洲第一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东南亚入侵害虫,从云南进入中国,并开始向内地迁徙,对玉米等作物危害极大。北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黄季焜团队向有关部门提出生物育种产业化建议,得到重视。近年来,北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承担中国工程院多项重大咨询项目,在保障粮食安全、农村教育与医疗卫生、智慧农业发展等领域的规划发展方面提交政策报告,从2000年成立至今,100多份政策报告得到中办和国办采用,其中60多份报告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还以“中国农业与农村发展追踪调查”为依托,启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智库数据平台建设项目”,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


除了通过智库服务国家,现代农学院还与地方开展务实合作,让教学科研成果扎实落地,更好服务国家经济发展。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建成启动仪式

北大与山东省政府共建的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就是校地合作的成功范例之一。依托山东地区的资源优势,目前研究院已经建成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平台、生物技术平台、生物信息平台、小麦转化平台、结构生物学平台、蛋白与代谢物质谱平台、细胞生物学平台等7个公共平台和9个独立实验室。


计划建成30个世界前沿实验室,将北大现代农业研究院打造成现代农业领域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大北农集团到访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并举行座谈

现代农学院正在构建“3+N”合作体系,即与3个农业主产区地方政府以及多家大型农业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模式,目前已与山东、吉林、海南等地方政府建立合作关系;与大北农、康师傅、布勒、发达面粉等企业的合作也正在顺利推进。


03


服务乡村振兴,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现代农学院致力于培养理论知识全面、实践能力过硬、热爱农业的交叉学科人才。



围绕这样的目标,现代农学院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特色鲜明,注重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专业知识并重。比如食物与应用经济专业,一年级着重进行高级微观、高级宏观、高级计量和高级数理课程的学习,构建完备的理论知识框架;二年级进行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更为广泛领域的课程学习。

食物与应用经济专业2018级博士生吕欣欣说:“一年级基础课讲授的知识为高年级学习打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广泛的涉猎也让我对农经领域的其他分支有一定了解,跳出自己研究的小圈子。”

植物科学前沿技术系列讲座、农经前沿系列讲座、未来农业大讲堂等……每学期,来自国内外农业科学研究领域前沿专家的学术讲座让同学们“大饱耳福”,在最前沿的学术世界中汲取“新鲜营养”。

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校长Daniel Chamovitz教授在北大开设“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暑期课程

许智宏、邓兴旺等讲授的“舌尖上的植物学”已成为最受全校学生欢迎的通识课程之一,彭宜本开设的“葡萄酒背后的科学与文化”每学期一开课立即报满。学院老师开设的“植物大迁徙”“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等校内通选课主题丰富、深入浅出,更是激发更多非农专业学生对农学学科产生兴趣。

学院与澳大利亚、日本、以色列等多所高校开展联合培养每年暑期都会有四五名学生前往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交流学习。除师生交流活动外,学院还聘请国际知名学者举办讲座,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

丰富的实践调研是学院培养体系中极重要的一环。学生的调研课题大多与乡村振兴、农村发展紧密相关。陈玉婷就读于食物与应用经济专业。她印象深刻的是暑假到农村开展家庭亲子互动和儿童早期发展关系的研究,探寻提升农村家庭亲子互动质量的方法。研究成果可以为提升农村儿童早期发展能力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也为我国农村地区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建言献策。

现代农学院师生前往雄安新区参访交流

“调研学习锻炼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意识,更让我对国情农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如今在学院从事科研助理工作的陈玉婷认为,学生时代的调研经历是她工作中受用不尽的宝贵财富,也让她更加深爱农业。

刘春明认为:


深入田间地头不仅是检验学习水平、提高科研能力的途径,还是让学生深入了解农村、树立服务兴农事业志向的必修课。


现代农学院师生赴基层开展调研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学院已经启动“耕读书院”建设,聚焦农业主产区和农业企业,建立科研、教学、思政基地,把教学和实验室从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目前,山东潍坊的北大现代农业研究院作为山东基地正在筹备建设,广东、吉林、宁夏等地区的基地建设也正在接洽中。学院还将聘请一批懂农业需求、懂产业发展的院士、专家、企业家担任“耕读书院”导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涉农高校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刘春明认为,“知农爱农”指向人才的价值观,而“强农兴农”则强调产业服务能力。学院不仅要培养有技能的人才,更要培养“有情怀的人”。


只有对农业有感情的人才能做好农业,才能在这个领域真正做出成就。


今年夏天,现代农学院首批毕业生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他们将带着强农兴农的初心,带着知农爱农的热忱投身服务国家乡村振兴事业。


未来,一座现代农业科教综合大楼将在昌平新校区拔地而起。目前,现代农学院已完成在昌平新校区建设4万平米新大楼30亩科研设施基地的初步规划,将为学院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刘春明对现代农学院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解决我国农业产业面临的瓶颈问题,提升农业现代化能力,是北大现代农学院不变的使命。我们将按照国家需求和学校发展战略,落实好学院发展规划,将现代农学院建设成国际一流的前沿农业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书写好乡村振兴的‘北大答卷’。






人物介绍


刘春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教授、院长,兼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农业农村部侨联副主席、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细胞学会副监事长等职。多年来一直从事植物种子发育研究,近年来重点研究水稻胚乳发育和营养品质改良。200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9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新中国60年最有影响力的期刊人”,2017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领军人才”等称号。






来源: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

图片: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

封面图片:视觉中国

文字:王岩

排版:白雨琪

责编:张宁


解锁“行走北大”的正确打开方式


手握“万能钥匙”!他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这里,有北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典岁月
屠呦呦:让世界看到一株小草的生命力
北京大学成立智能学院:走自己的路!
这门课,讲的都是你关心的问题!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gbdgw@pku.edu.cn

延伸阅读
  • 校园开放日火爆开启:走进校园,坚定选择,不负遇见!

    选学校实地考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到校实地考察到底有什么好处赶快往下看学校为前来实地考察的考生及家长准备了校刊和招生指南,接待老师认真的为各位考生及家长解读2022年我校招生政策,随后家长和学生参观我校实

  • 校园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

    校园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型电信诈骗犯罪形式层出不穷,下面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手段和防范重点,希望大家提高警惕、防范诈骗!防诈分析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 健康中国 陕西行动 | 我校开展健康进校园知识讲座

    ·健康中国 陕西行动·健康知识讲座为扎实落实健康陕西行动,持续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全校师生身心健康,6月20日下午16时,我校党政办在二楼报告厅开展了以《健康校园建设》为主题的健康宣教活动。学校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