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我校《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入选2021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根据《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精神和2021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的有关通知要求,经推荐、专家评审,我校张国永老师主持的《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入选福建省2021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针对全校学生所开设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该课程内容有着模块化、层次化、案例职业化、知识整合化的特点,能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了实用性、目的性和趣味性,使学生能够切实地通过实践案例来掌握相关知识及技能,并在实践中应用。
团队成员:朱晓玲、吴希、周燕妮、李煌明
张国永现任通识教育学院《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负责人,带领教学团队坚持《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程的一线教学实践,并开设多门与课程相关的选修课,对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多种改革方案和改进措施。团队的主要教学研究、教学奖励情况如下:
1.“新形态一体化”《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12,主编:张国永,副主编:李煌明、吴希、周燕妮、郭玮衍
2.“十二五”全国高职高专教育精品规划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教材,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7,副主编:张国永
3.张国永,《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探究》论文,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年
4.张国永,《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学生综合测评系统研究与建设》,省中青年课题,2020.12
5.李煌明,省级课题基于案例制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2019.10
6.吴希、周燕妮、李煌明,福建省首届创新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2021.5
7.吴希、李煌明、周燕妮,福建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2021.9
8.吴希,校级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竞赛第二名,2020
9.吴希,《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7
10.张国永,《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校第一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2019.9
11.张国永,《计算机应用基础》,校“优质课程”;2019.2
12.张国永、吴希、李煌明,《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制课程教学改革,2018.9
结合国家政策要求及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创新教学目标,培养计算机使用能力(低阶目标)到计算机系统认知能力(中阶目标),再到信息素养能力(高阶目标)的总体信息素养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
2.创新教学模式
围绕四条主线展开教学模式创新:
(1)以项目载体为主线,开展任务驱动教学;
(2)依托 STEAM 理念,夯实育人基础。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探究式学习或基于设计的学习,通过结合多学科知识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跨学科学习与应用能力;
(3)通专融合,教学内容从分析职业岗位入手,通过典型任务的设计,实现通专融合的教学特色,满足个性化学习;
(4)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安排,“小助教”教学模式;结合互联网,师生合力共建教学资源;“第二课堂”的延伸,让学生学有所用;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课程思政拓展全新视野。
3.创新教学设计
(1)动态立体的课程资源;
(2)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4.创新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评价
整合创新模块,重新制定教学组织形式,从教学大纲-教学设计自上而下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实施项目驱动多元化教学。依托 TSCA 合作评价理论,借助学习通及问卷星数据分析,创新考核标准和评价方式。
1.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增强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课程建设突出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共享,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重建课堂教学模块,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实践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
3.针对不同专业就业岗位的调研,根据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和素质结构统筹安排职业性教学内容,将一般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技能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形成阶段实践、强化训练两部分实践环节。理论服务实践加大实践时长。
4.提高课程资源在课前预习环节的使用率,将其纳入考核评价,促使学生做好前测,使教师更有针对性的分析学情,聚焦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 END -
来源丨教务处
文字丨吴开堃
编辑丨张小清
审核丨洪春锦
投稿邮箱丨bd@qvtu.edu.cn
扫码关注你的泉大人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