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教育先行 |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乡村振兴学院正式成立
点击蓝字 ★ 关注武小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历史任务,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培养与学科特色优势,围绕乡村振兴发展需求,全力服务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全面振兴,有效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1月20日上午9点,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乡村振兴学院成立大会。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刘晗,湖北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崔先华,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机关党委副书记、机关纪委书记曲凡东,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副处长郑爱民,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干部刘思畅,武汉市江夏区委常委、统战部长韩良炎,武汉市江夏区乡村振兴局局长谢受林,武汉市江夏区政法委副书记秦峰,武汉市江夏区办公室副主任张长斌,神农架林区信访局副局长、支部书记宋天堂,神农架林区阳日镇双建村支部书记、村主任王涛,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蒋荣良,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教育事业部销售总监李亚磊出席会议,学校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教研室主任、教职工党员及师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学校党委书记、教育督导专员高芸主持。
会议伊始,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学校执行董事陈香山宣读《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关于成立乡村振兴学院的决定》。
刘晗、崔先华、陈香山和高芸共同为乡村振兴学院揭牌。
韩良炎和陈香山为乡村振兴学院启动举行授旗仪式。
高芸为乡村振兴学院“十大基地”主任颁发聘书。
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乡村振兴学院院长郭霖表态发言。她指出,乡村振兴学院的成立是学校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行动,学校将秉承“立足江夏、服务武汉、面向湖北、联接全国”的思路,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突显武工院特色,强化政、地、校、企合作,着力打造乡村振兴十大基地,同时因地制宜、深度融合和精准对接,加强战略规划、产业设计和人才培育,为乡村振兴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2022年,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将全面推进“十百千工程”,一是深度策划10个“最美乡村”,创建富有文化特色的旅游示范点,进一步提升乡村文化内涵和乡村经济竞争力;二是对全省100所乡村小学进行支教,每所小学培养输送10名大学生,共组织1000名优秀大学生深入乡村开展支教帮扶活动,全面提升乡村小学的教育质量;三是组织培训1000名村支书(或村主任),为乡村输送1000名大学生科技助手,深入乡村与村支书形成一对一结对帮扶,提升村支书的科技知识、文化素养、致富能力和管理水平。最后,她表示,学校有信心办好乡村振兴学院,让广大师生在参与乡村振兴中贡献智慧、奉献力量、干事创业、成长成才。
神农架林区信访局副局长、支部书记宋天堂讲话。他表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和神农架林区信访局共同定点帮扶神农架林区阳日镇双建村,大家一起凝心聚力,通力合作,坚守在双建村,努力把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抓好了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衔接好了“四不摘”措施,落实了“两不愁四保障”政策,顺利完成了后评估工作检查。武工院成立乡村振兴学院是时代所需,民众所需,是一项重大的科学决策,站位高远,利国利民,为乡村振兴工作注入了生机活力。
湖北省文旅厅二级巡视员刘晗讲话。他指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成立乡村振兴学院,是学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主动担当作为的重要体现,可以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主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探索出高校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新思路、新路径和新举措,并提出了四点期望:一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坚持融入地方、服务“三农”的宗旨;三是坚持稳步推进、创新驱动的原则;四是坚持科技引领、文化挖潜和旅游赋能的路径。最后,他希望,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乡村振兴学院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充分发挥智囊团优势,因地制宜,精心设计,细致规划,助力乡村振兴事业蓬勃发展。
湖北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崔先华讲话。他表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乡村振兴学院的成立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实事,更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乡村振兴学院的成立必将推动农村现代化,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同时促进民办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他提出几点希望:一是站位要更高。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站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高度,把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也要站在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高度,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输入源源不断的人才;二是定位要准。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乡村振兴学院要聚焦乡村振兴的目标和任务,守住“三农”工作的底色,守住农村的基本盘,发挥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优势,在乡村振兴理论研究、监测评估、规划设计和人才培训方面形成品牌和特色;三是作为要更大。有为才有位,视野要广,要着眼于乡村振兴的理论前沿和实践前沿;平台要实,优化实化“十大基地”和“十百千工程”两个平台;切口要小,想好突破口,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步伐要稳,稳扎稳打。最后,他希望通过共同的努力,讲好武工院的故事,打响武工院的品牌,作出武工院的贡献,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研究的样板和标杆,共同为谱写湖北乡村振兴新篇章做出贡献。
2022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之年,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将积极搭建乡村振兴服务平台、组建乡村振兴服务团队、开展乡村振兴服务活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作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的新贡献,以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乡村振兴学院十大基地
一、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基地
依托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理论优势,充分发挥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作用,组建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团,定期开展理论下乡活动,为乡村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农业发展政策,帮助村民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动态。
二、乡村振兴带头人培养基地
依托学校教师资源库的人才优势,充分发挥我校博士、教授、海归等高级人才的作用,组建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训讲师团,通过开展乡村干部、致富能手专题培训,以政策宣讲、职业素养、技能提升等方面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孵化工程,有效引领村民集体致富。
三、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基地
依托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平台优势,充分发挥我校“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和“大学生省级科技孵化器”的品牌作用,通过乡村振兴创意比赛、项目研究和项目孵化,为乡村输送创新创业人才和提供高品质的创意产品,助推乡村创新创业成果落地。
四、乡村振兴文化科技实践基地
依托学校党团组织的活动优势,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社团联、大学生艺术团、红星合唱团等团体的组织作用,组建大学生文化科技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乡村民俗文化,提升村民科学文化素养和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五、乡村振兴心理援助基地
依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业优势,充分发挥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省级示范中心的作用,针对乡村孤寡老人、妇女儿童、留守人群等弱势群体,开展心理援助帮扶活动及相关对口研究,引导和帮助乡村弱势群体重塑健康阳光的心理和拥有乐观生活的勇气。
六、乡村数字信息化推广基地
依托学校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科优势,充分发挥我校智能制造、智慧建造、电子信息、计算机等实验中心作用,通过开展乡村智能体系建设和帮扶活动,推动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有效推进乡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实现数字乡村新局面。
七、乡村现代经营与电商应用基地
依托学校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学科优势,充分发挥我校财务、工商、电子商务等专业作用,加强电子商务的产学研融合与实际应用,以“互联网+”模式打通乡村产业渠道,帮助乡村广大村民掌握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和经营方法,提升村民收入,提振乡村经济。
八、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基地
依托学校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学科优势,充分发挥我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播音主持、摄影、广播等专业作用,组建美丽乡村设计团队,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创意、摄影美术展、文化墙等活动,凸显现代乡村的美丽面貌,营造新时代乡村的文化氛围。
九、乡村基础教育支援基地
依托学校人文学院的学科优势,充分发挥我校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社会体育等专业作用,组建乡村支教团队,定期组织支教团队驻村开展基础教育精准帮扶活动,引导乡村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帮助乡村儿童提高素养、提升能力、开阔眼界。
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基地
依托学校在教育行业领域的资源优势,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思路和农业农村的发展实际,重点研究乡村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发展模式,适时调整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重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乡村振兴工作可持续发展。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今日大寒 | 大寒至,待春归!
- 今日立春!冬奥开幕!
- 直播预告|苟艳芸博士《科学运动与健康老龄化》科普讲座直播链接来啦!
- 喜报!2021年我院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成绩喜人
- 创新机制搭平台 拓展校地合作新模式
- 湘中幼专召开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振兴乡村教育”专题研讨会 新邵县教育局及相关学校受邀参加
- 民盟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支部盟员作品入选无锡市盟员书画作品展
- 一图看懂考生电子档案状态
- 5.12 || 防灾减灾,平安校园
-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2021年第15届春季田径运动会圆满闭幕
- 展现“真”本领,释放“操”能力——成都市第四幼儿园早操看评活动
- “让青春在应急管理事业中绽放”系列报道二——应急学子顶岗实习初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