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和:关爱·尊重·共情

大学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 2021-09-02 19:00:52


陈英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心理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Journal of Pacific Rim Psychology》《心理发展与教育》副主编等。长期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教学与科研,主要研究方向是认知发展与学习。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全国明德教师奖及宝钢奖等多项荣誉。其撰写的《认知发展心理学》先后获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因材施教,寻找每一个人的“闪光点”



为了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每学期一开始,陈英和都会让助教收集两份资料,一份是为每个学生拍照制作的名签,另一份是学生们手写的“个人信息卡”。所有名签会被陈英和备份在手机里,便于她对照着记住每位同学的姓名和长相,而那些记录了每个人生日、籍贯、爱好、性格以及人生目标的“个人信息卡”,会被装订成册,待她悉心翻阅后,摆放进她每天面对的书架里。“到学期结束的时候,我对他们每一个人都‘了如指掌’啦!”陈英和说话时带着骄傲,尾音上扬。


因材施教还体现在陈英和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上。这一改革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不仅要翻转传统的教学流程,还要翻转国人意念中固化的师生地位。陈英和提倡“大学教师的作用是根据他的经验帮助和引领学生融会贯通,更像是助学者”。在她的期望中,未来的教师将交出课堂,不再扮演主导者或者权力者,相反,学生慢慢走向“舞台”中心,和老师在同样的平台上,进行知识的解读、分享与创造。


教师,是职业更是使命


获得“四有”好老师金质奖章,陈英和老师表示“非常高兴,也非常自豪”,虽然已经获得了很多与教育相关的奖项,其中不乏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但她仍然十分珍重这个北师大授予的荣誉,认为这是自己的领导和教师同仁们给予的肯定,并且是从多个维度对自己长久以来教学成绩的肯定,对她有很大的激励和鞭策意义。


“做一个好老师,要求是很高的。”在陈英和的心目中,成为一名好老师,不仅要有方正的人格、胜任工作的能力,还要有对教育事业深厚的情怀——所谓“教师”,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使命


教研相长,教学是不变的初心


35年来,陈英和一直致力于心理发展与教育领域的研究,取得杰出的成绩,包括SSCI、CSSCI论文18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20余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陈英和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创造性地提出并实践“三维立体全人发展”的教学理念,填补了国家在众多方面的数据空白。


丰厚的科研成果为陈英和赢得了良好的学术声誉和广泛的学术影响力,但她并没有因此忽视教学。在陈英和看来,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应该是“教研并重,且教学为先”的。陈英和认为,教师应该在教学与科研实践当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当然,两边都做到100%难度很大,但都做到85%到90%这个程度是可以的。当找到一个合适的点,或许就能让教学和科研两方面更完美地交融。”一直以来,陈英和都在身体力行,将教学的心得应用于科研,同时也依据科研进展更新教学内容,将科研成果第一时间传递给学生。


视人才培养高于生命


在完成繁重的科研任务的同时,陈英和如此重视教学,她说“这离不开恩师林崇德先生的教导”。她称林崇德老师是一位“视人才培养高于生命”的老师。正是恩师的躬身垂范,使她立誓坚持教育初心,坚守教育一线。北师大的重教氛围也给她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一直觉得,在北京师范大学,就是要把老师做得更好。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是学科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但教育,尤其是教师教育,仍是我们的传统特色和优势所在。”


陈英和一直向青年教师们强调,成为一名老师,“是人生一大幸事,一定要珍视”。因为与学生在一起,教师的一生都在成长和进步。因为有学生的信任与期待,教师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可以由衷地对自己说一句,“没有虚度此生”。



点击进入校报版面




-bnuweixin-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校报

作者:李琪昕 姚蒙

排版:孙艺彤

责任编辑:郝文慧


投稿/加入我们:xwzx@bnu.edu.cn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