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希望行稳致远系列报道(六)| “三全育人”树魂立德 铸心育人

大学 作者: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2022-01-13 15:32:22


  系列报道6:
“三全育人”树魂立德 铸心育人



学院获批四川省第二批高校思政工作“心理育人”类精品项目

近日,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正式公布了第二批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评选结果,学院申报的《“四个结合,六位一体”心理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经专家组评审、教育工委审定,获批四川省第二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心理育人”类精品项目。




“党委统筹、主体引领、多方协作”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模式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面对高校办学的重大命题,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依托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针对民办高校在思政教育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广泛调研,着力推进思政教育改革,构建了“党委统筹、主体引领、多方协作”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模式。
2015年以来,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按照国家教育改革的要求,立足“转型改革、创新发展”,积极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四川省首批三所整体转型本科院校之一,2018年又成功申报四川省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构建民办院校“党委统筹、主体引领、多方协作”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模式改革试点》,针对民办高校在思政教育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在着力推进“三全育人”中,结合学院实际,通过“党委统筹-思政课程主体引领-多方合作的三位一体”,管理+校企合作+家校协同+“第二课堂”和非专业能力培养具象化的“三全育人”创新联动平台,在深入推进思政教学改革中构建了“12334”思政工作推进模式、构建和完善了“三全育人”模式和机制、完善了思政课的主体引领作用、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大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体系四个方面的核心内容,育人成效明显,社会反响强烈。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大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体系)



以党建为引领,强化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党委统筹“三全育人”的力度和实效




一是抓实责任传递,牵住党建引领促育人质量提升的“牛鼻子”。通过加强民办高校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从体制机制入手,完善监督制度,健全体制,制定了党建和“三全育人”系列文件,建立党委书记、院长双组长制度,强化学院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建立学院党委委员联系院系党建工作制度;把牢意识形态领导权,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制,加强“三全育人”工作的统筹、调整,开展以党建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立体化的“三全育人”。


二是牢固树立党建意识,以基层组织建设为突破点,围绕发展、教育、管理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师生等支部职责,推动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强化支部育人功能;严格党员发展程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注重党建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克服两张皮现象。


三是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通过党建督查调研等方式,督促指导各二级党组织坚持贯彻执行党组织会议制度,全面开展党支部书记述职考评工作,针对学生党建育人部分进行细化,抓好党支部育人职责落实,确保育人育才工作方向和效果。


四是抓好队伍建设,打造党建引领促育人质量提升的“主力军”。建立党支部书记、辅导员队伍培训机制,提升党支部书记和辅导员队伍能力素质,健全党校工作制度,理顺校院二级工作机制,以“集中授课+主题实践”的模式,结合党性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师生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全覆盖专题培训。


五是开展课程育人,将课程育人纳入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重点解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教育脱节的问题。

(学院党委第一届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


(2021年度党总支述职评议考核大会)


(庆祝建党100周年暨2020-2021年度创先争优表彰大会)


(课程思政建设骨干教师培训会)





以教学改革夯实基础,提升思政课教学主体引领作用,让实践教学打破传统,激发思政课堂活力,用学生组织拓展渠道,丰富思政育人方式
学院通过构建过程化、全方位的教学形式,和慕课背景下“参与、体验、分享”的思政课教学形式,以聚焦社会热点、时政主题,教育学生把握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以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引导学生进行话题讨论;通过专题讲解等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学院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实行“三个课堂”一体化教学模式,即:第一课堂立足思政课本身,通过教师专题教学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第二课堂利用慕课平台,培养学生自主钻研、自学成才、自我安排的自觉能力;第三课堂创新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个课堂”一体化教学模式结构图)


同时,学院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科学设置“专题”内容,强化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分组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采用实践教学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实践教学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把实践教学纳入思政课平时成绩,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学生的参与度。
在制定实践教学方案上,学院积极推行特色实践教学,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势与政策》等各门课程中开展主题鲜明的实践教学活动,将时政要点与课本讲解有机结合,让理论文本进入学生内心,内化为学生实践的方向和准则。

(学生广泛参与思政课堂上的配音实践活动)

(联合社区开展两会精神宣讲主题讲座)

此外,学院还确定实践教学考核占比,扩大学生参与度,明确实践教学成绩占比为20%。通过量化考核指标,引导学生各展所长,全方位挖掘学生自身潜力,提升自我人文素养。同时,学院积极落实实践教学学分要求,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在实践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互动性、针对性。
在思政课程与学生组织积极联动方面,学院一方面鼓励思政课教师积极投入指导学生组织主办各类思政育人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另一方面搭建主体引领平台,充分利用社区空间和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形成教育合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应的社会实践实现校园与校外的结合。

(学生作品入选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



以实践为导向,构建“大协同”“大先生”“大学生”三位一体多方协作方式和大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体系,解决全方位育人的问题


学院积极推行育人工作的“大协同”,整合校内全部育人要素,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课程、实践、心理、管理、服务、组织等育人体系,以“十大核心能力=七大教育+四大平台建设+第二课堂+社会实践+课外学分+论证证书”的大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体系为抓手,组建由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就业处、思政部、心理发展与服务中心等80余名教师组成的各类工作室,将非专业能力培养工作室建设成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和学生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重要平台。
通过课上课下结合、主题班会与网络热点问题分析结合、经典阅读分享与人生哲理感悟结合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明德教育、养成教育、人文修养、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等教育。同时,通过不定期开展家、校、企协同育人,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帮助青年教师当好“大先生”。学院通过组建资深教授团队、企业骨干人员团队帮助青年教师朝着当好“大先生”目标发展,并每年举办教师说课比赛、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等,通过比赛培养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提升学识、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学院第八届教师说课大赛决赛)

(2021年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决赛)

学院本着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标,着力培养“大学生”。通过着力打造团学组织、学生社团、艺术拓展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四大平台,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优势,参加1—2个除了班级之外的“组织”提升综合能力。按照“面上开花、打造精品”“主题性”“教育性”的原则,学院整合实践资源,丰富实践形式,将社会实践锻炼纳入思政课程改革范畴,计入平时成绩。此外,围绕学院转型改革和建设一流应用型技术大学的目标,积极开展“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发展”的学科竞赛,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竞赛,并设立非专业能力培养学分绩点核算制度、证书制度和学生评奖评优体系,为促进学生学科知识学习和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提升学院应用型人才育人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院启动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抗击疫情下的中国故事”微视频大赛)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在《构建民办院校“党委统筹、主体引领、多方合作”的

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模式的改革试点》推动下

育人成效不断显现

校风学风建设不断加强





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成绩越来越好,积极性越来越高
近年来学院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获奖人数逐年递增:仅2021年学院共计申报项目251项,成功立项150项。学科竞赛获奖409个,其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14个、优秀奖6个,获省级一等奖28个、二等奖57个、三等奖114个、优秀奖11个,获行业协会奖174个。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学院再次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全国一等奖,这是本届竞赛中获得本科组一等奖院校中唯一一所独立学院;

(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全国一等奖)

在第七届“互联网+”大赛中首次获得银奖,取得了一个银奖,两个铜奖的好成绩;在“衡信杯”个税计算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特等奖;在“南方测绘杯”首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院校学生虚拟仿真测绘技能大赛获国家二等奖3项,团体二等奖1项;在四川省第二届“贡嘎杯”青少年校园体育联赛篮球小组赛中,学院男子篮球队力克群雄,取得小组第二名的好成绩,进入本届“贡嘎杯”篮球校园组八强,同时获得第24届中国大学生篮球CUBA二级联赛八强赛资格;学院荣获全省大学生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等一批殊荣;

(在第七届“互联网+”大赛中首次获得银奖)


(男篮入围“贡嘎杯”篮球校园组八强)

截止2021年底,学院在92项省级及以上竞赛中,获奖项目和数量远远超过往年,与2019-2020学年学院获得的35项180个奖项相比,参赛项目数及获奖个数超过了上一学年的2倍。



学院不断加强学风校风建设,优生率稳步提升
学院不断加强学风校风建设,优生率稳步提升,2021年全院整体优生率达到59.18%。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文体活动的学生逐年增加。
学院以“志愿四川”“青聚锦官城”平台为依托,组织开展志愿者注册工作,目前累计共有实名注册志愿者近40000人,志愿服务团队数10个。以助老爱老敬老、关爱留守儿童、助力乡村振兴、助力健康教育、助力社区治理为“五位”,以学校和地方“横-纵”向协同共筑为“一体”,开展“希栖共筑”和“希社共助”行动,规范且全面地做好社区结对工作,累计结对村社达37个。组织开展星级志愿者认定工作、“西部计划”志愿服务、“逐梦计划”“返家乡”和向社区(村)报到等社会实践工作。仅2021年就收到各级团组织感谢信、表扬信10余封,4名同学被评为四川省2021年“逐梦计划”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实习生;71名学生获评“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
目前学院学子在“志愿四川”平台共计注册19801人,累计服务时长32769小时,志愿者3102人。近三年学院学生累计义务献血人数累计3062人,累计义务献血量900600ml。学院义务献血活动先后获得“成都市无偿献血宣传服务一等奖”、“成都市无偿献血宣传服务二等奖”、“成都市无偿献血宣传服务最佳组织奖”等奖项。通过明德教育的价值引领,毕业生争先恐后要求到生产建设第一线,产生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和投笔从戎踊跃参军的好学生。
学院超额完成每年的征兵任务,从2014年至2020年应征大学生入伍无责任退兵,高标准完成征兵工作任务,为部队高素质人才作出了贡献。2021年度,荣获“2020年全省大学生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连续八年开展“献血车进校园”活动)



就业率名列全国同类院校前茅,受到广泛认可
2021年学院评选优秀班集体42个,三好学生标兵680人,三好学生1441人,优秀学生干部748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分子1388人;评选2021届省级优秀毕业生153人,校级优秀毕业生226人,集团优秀毕业生48人;评选2022届省级优秀毕业生130人,校级优秀毕业生330人。
自 2013 年起,学院毕业生连续七届一次性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名列全国同类院校前茅,学院办学受到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广泛认可。据2021年的数据统计,学院毕业生从事的岗位与专业对口率达到82.58%,毕业生对母校表示“满意(46.32%)”、“比较满意(48.43%)”。用人单位整体对学院毕业生的政治素养满意度呈现较高评价满意占60.23%,比较满意占36.93%;对职业道德满意度呈现较高评价满意占65.34%,比较满意占33.52%;对毕业生专业水平满意情况占比 56.25%;比较满意占比 39.20%;占53.41%的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知识结构表示满意,比较满意占41.48%;对毕业生适应能力满意占比55.11%;比较满意占比42.61%;对毕业生学习和创作能力满意占比 52.84%;比较满意占比 42.05%;对毕业生工作效率及质量满意占比 48.86%;比较满意占比 46.02%;对毕业生团队协作能力满意占比 52.84%;比较满意占比 43.75%;对毕业生人际沟通能力满意占比 53.41%;比较满意占比 41.48%;对毕业生组织管理能力满意占比 48.30%;比较满意占比 45.45%。

(2020-2021学年先进集体、优秀个人表彰大会)


(2022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现场)



截止目前,学院“三全育人”项目实施过程和成果多次受到《中国交通报》《中国科学报》《人民铁道报》、人民网、中国网、中国交通网、四川教育网等多家国家级、省部级媒体的宣传报道,产生较大社会影响。
学院“三全育人”工作模式目前也在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民办四川天一学院、四川文化传媒学院等民办高校得到推广。






看到这篇推送

小希期待大家在评论区

留下你们的感想


长按二维码

与小希一起


开启掌上 希望微生活


本期素材| 党委宣传部罗昭芮

本期编辑杨若昕 

本期编审| 郭瑾皓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